科室导航
Department
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又称偏瘫。症见手足麻木,一侧上下肢体偏废不用,口眼喎斜,语言不利等,多见于脑中风后遗症。
本病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及脑血管破裂等脑出血性疾病。本病病残率很高。
【病因病机】
常因郁怒伤肝,肝阳上亢,风火上扰,气血瘀阻;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肝风内动,风阳上扰;或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或痰热内盛,风痰上扰;或气虚血瘀,脉络阻滞,造成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气血逆乱,痰瘀壅滞经络所致。
【辨证】
(一)肝阳上亢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不仁,口舌歪斜,舌强不语,心烦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二)肝肾阴虚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颤抖,麻木不仁,口眼喎斜,舌强不语,五心烦热,失眠耳鸣,便秘,舌暗红,脉弦细或弦细数。
(三)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不仁,口眼喎斜,舌强不语,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多,便溏,手足肿胀,舌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四)痰浊瘀血阻滞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不仁,口眼喎斜,舌强不语,痰多口流涎,胸脘痞满,头痛眩晕,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滑。
(五)痰热内盛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不仁,口眼喎斜,舌强不语,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口苦,胸满心烦,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康复方法】
(一)针灸疗法
治则: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处方:取手足阳明、厥阴、太阳、少阳腧穴为主。如肩髃、曲池、内关、合谷、环跳、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太冲等。
方解:阴主静,阳主动,肢体运动障碍病在阳经,故多取手足三阳经和以血为主的厥阴经、少阳经的内关、太冲、阳陵泉。其中又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为主。诸穴相配,可达益气补血,化瘀通络,促进康复的作用。
辨证配穴:
1、肝阳上亢加风池、四神聪、行间、十二井穴以疏肝解郁,平肝潜阳。肝肾阴虚加神门、大陵、曲泉、太溪、涌泉、肾俞、肝俞以滋阴清热,调补肝肾。
2、气虚血瘀加气海、关元、脾俞、膈俞、脾俞、血海、太渊、三阴交以益气补血。
3、痰浊瘀血阻滞加中脘、丰隆、膈俞、脾俞、血海、太渊、三阴交以涤痰化瘀。
4、痰热内盛加中脘、建里、气海、天枢、合谷、内庭、劳宫、涌泉以清热化痰。
随证配穴:
1、 失语加廉泉、哑门、通里、照海、金津、玉液。
2、 口眼喎斜加地仓、颊车、下关、翳风。
3、 上肢瘫痪加缺盆、极泉、肩髎、大椎、外关、中渚、后溪。
4、 下肢瘫痪加腰阳关、风市、悬钟、三阴交等。
操作方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并灸。初病可针灸单侧,久病可针灸两侧。每次可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凡肝阳上亢,年高形盛气虚者,自觉头晕、指麻者。多属中风先兆,宜保持情绪平静,注意饮食清淡,起居有常并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有预防作用。
(二)电针疗法
处方:肩髃、曲池;环跳、足三里;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
操作方法:每次选2-4组穴位,针刺得气后,接电疗机通电。刺激量逐渐增大。使患者的有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通电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三 )头针疗法
处方:运动区、感觉区、血管舒缩区、足运感区、语言区。
操作方法:沿皮刺入1.0-1.5寸,快速捻转2-3分钟,同时嘱患者做肢体运动。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捻转一次。每日或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3-5天。
(四)穴位注射疗法
处方:参考上述针灸穴位,每次选3-4个穴位。
药物:用5%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B12注射液。
操作方法: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五)耳穴疗法
处方:肾上腺、神门、肾、脾、肝、心、脑点、降压沟、皮质下、三焦、瘫痪相应部位。
操作方法:每次取3-5穴,中等刺激,每日或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一次。双耳交替。
[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半身不遂疗效满意,患病初期即应配合针灸治疗。越早治疗疗效越好。
2、 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加强瘫痪肢体运动,坚持功能锻炼。并可配合推拿、理疗,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字
| 科室医师
快接入口
关注我们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成立于2010年,是保定市一家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的二级专科医院。是河北省内规模较大的专科康复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手机二维码
Copyright ©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