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Department
在骨科康复中的一些常见误区
1.吃哪补哪:经常见到骨折的患者捏着鼻子大喝油乎乎的骨头汤,韧带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大嚼猪手羊蹄的。俗话说吃哪补哪,骨头汤和猪手羊蹄真的含有骨质和软组织愈合必须的钙质和胶原吗?经过正常的消化吸收作用,里面的营养成分基本上同普通食物没有太多差别,其实在受伤后,我们只要正常饮食,适当增加营养,多补充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保证日常活动体力充足就足够了。
2.揉揉舒服:众所周知,骨科损伤的功能练习往往是需要承受痛苦的,经常看到很多患者,除了练习功能之外,用手不停的在不舒服的地方反复揉搓按摩,问一问他们的感受:揉揉舒服!是这样吗?不停的按摩会导致受创关节周围的尤其是肿胀的软组织充血,增加了炎性渗出,造成肿胀加剧,疼痛感加剧,按摩停止以后用不了很长时间,各种加剧的不适感就会重新出现。所以说,在出现不适的时候,最佳的方法是冰敷,休息,要让手尽量远离受伤的部位,让这些部位充分休息,“睡个好觉”。
3.尽早脱拐:拐杖作为最常见的下肢助行用具,有着其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在下肢各关节功能障碍期间,下肢仍然要承担正常的体重,其负担并不会因为损伤有所降低,反而因为其本身耐受力下降而在日常活动中受到更多的损害。这时,拐杖的减负作用就显得非常突出,合理使用拐杖,可以将相当一部分体重转移到上肢,合理分配了体力,减少了患关节的损耗,也就创造了更好的康复条件。还有一些患者,由于下肢力量不足,引起了步态失常,久而久之,忘记了正确的走路方式,这时使用拐杖可以使患肢在最小负重的前提下进行尽量好的步态重建。还有一些关节退变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就很困难,使用拐杖或手杖能够尽量减缓关节退变,是一切治疗手段的最前提条件。
4.多活动才能练好功能: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有时候,过度的活动可能造成患肢损伤加重,自我修复减慢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难以弥补的附加损伤。这样,确实要在各种活动之前,把“合理”这个原则放到首要位置。
5.严格制动好养伤:这个问题也常见于一部分患者,这一部分人(可能是自身性格所限、也可能是无人传授)觉得只有静养才是养伤之道。实际上骨折的愈合、韧带的自我修复,都需要一定的、合理的牵拉挤压或者其他方向的应力刺激,才能尽早的完成,所以保守的面对损伤的部位,一动不敢动,也是常见的一种情况,需要大家警惕。
6.功能练习多多益善:有时候患者觉得功能练习就是多多益善,这是不对的。功能练习都会造成对身体的刺激,有刺激就有应激,人体的反应可能会非常剧烈,过度的反应还可能造成身体的更严重的损害,实在是得不偿失。可见对待人体,要更加温和,根据实际的反应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状态不好,中止练习休息甚至就是最好的方案,当身体说:“我要休息”时,一定要满足这个要求,退一步有时会发现更加海阔天高。
关键字
| 科室医师
快接入口
关注我们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成立于2010年,是保定市一家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的二级专科医院。是河北省内规模较大的专科康复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手机二维码
Copyright ©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