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损伤的康复


1.急性损伤:在生产劳动、体育运动及日常生活中由于不慎跌仆,手掌猛力撑地或因持物而突然旋转或伸屈腕关节,造成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撕裂伤,当暴力过大时可合并撕脱骨折和脱位。
 
2.慢性劳损:腕关节超负荷的过度劳累及腕关节长期反复操劳积累,使某一肌肉、韧带、肌腱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加之轻微的外力而造成损伤。损伤后,软组织撕裂,局部渗出或出血,肌腱移位,日久可致粘连。
 
 
 
【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腕部疼痛,活动时痛剧,夜间常因剧痛而致寝不安。肿胀、皮下瘀斑明显。腕关节功能受限。
2.慢性劳损。腕关节疼痛不甚,作较大幅度活动时,伤处可有痛感。无明显肿胀,腕部常有“乏力”、“不灵活”之感。
 
不管是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依其损伤的部位不同,其疼痛的表现也不一样。
 (1)腕背侧韧带与伸指肌腱损伤:腕关节用力掌屈时,在背侧发生疼痛。
 (2)腕掌侧韧带与屈指肌腱损伤:腕关节用力背屈时,在掌侧发生疼痛。
 (3)桡侧副韧带损伤:当腕关节向尺侧倾斜时,在桡骨茎突部发生疼痛。
 (4)尺侧副韧带损伤:当腕关节向桡侧运动时,尺骨小头处疼痛。
(5)如果向各种方向运动均发生疼痛,且活动明显受限,则为肌腱等的复合
损伤。
 
【鉴别诊断】
        
1.腕舟骨骨折:有外伤史,如摔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疼痛肿胀以桡侧为主,阳溪穴处压痛明显,桡偏腕关节或叩击第2、3掌骨头部,腕部有剧烈疼痛,而牵拉时疼痛不明显,拍腕关节舟状位X片,一般可以确诊。
2.桡骨远端无移位骨折:腕关节外伤后肿胀、疼痛,压痛点在桡骨远端周围,X片可以确诊。
 
【康复治疗】
        
1. 急性损伤早期:伤后24—72小时(组织出血停止)运用RICE法。
R-rest 适当采取桡偏制动休息,有利于肿胀的消退后减轻疼痛。
I-ice 冷敷。伤后24—72小时(组织出血停止之前)内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充血和出血,达到止痛、消肿、消炎的目的。具体方法:将两块小毛巾折叠成损伤部位大小,放在冰水中浸湿后拧干敷于患部,每隔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连续3—4次。
C-compression 固定加压包扎功能位固定腕关节,制动可以减轻腕关节继续牵拉和活动,有利于水肿、出血和炎症的吸收。
        E-elevation 患肢抬高。
       
 2.热敷:受伤24—72小时(组织出血停止)后热敷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缓解组织水肿,促进瘀血的吸收,有利于组织修复。
具体方法:将两块小毛巾折叠成损伤部位大小,放在热水或醋水中浸湿后拧干敷于患部,每隔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连续3—4次。
       
 3.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祛瘀。
(2)操作方法:
急性损伤:由于疼痛和肿胀较为明显,手法操作时宜轻柔。
①穴位点按法;   
②揉法或㨰法和弹拨;
③摇腕关节;
④最后用擦法及搓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急性损伤后期和慢性劳损:
①由于疼痛和肿胀较轻,运用以上手法时,要相应加重,活动幅度逐渐加大,以解除挛缩,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
②手法操作要注意力度,以防再度损伤。
 
4. 运动疗法:
 (1)可作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练习。
 (2)五指屈伸运动:先将五指伸展张开,然后用力屈曲握拳。
 
5.针灸治疗:
选择少海、通里、神门、合谷、阳溪、尺泽、列缺、太渊、养老、支正、阳谷、内关、大陵、阳池和会宗等穴。
 
6.理疗:
包括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调制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电疗法、红外线疗法和磁疗法等。
 
7. 局部封闭:
局部疼痛点封闭。注射曲安缩松0.5ml、0.5%利多卡因5—10 ml;2—3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急性损伤后,应及时给予冷敷或加压包扎为宜。
        
2.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及腕部过度用力。
       
 3.治疗期间可用“护腕”保护。
       
 4.在疼痛减轻后进行功能锻炼。

关键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科室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