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最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神智障碍,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常见诱因】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各种应激如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有时无明显诱因,其中的20%~30%无糖尿病史。

 【临床表现】DK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微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糖尿病酮症),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微中度酸中毒(DKA),重度是指酸中毒伴意识障碍(DKA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

 【主要表现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时较剧烈,似外科急腹症,但无腹肌紧张和仅有轻压痛,头痛。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渐恍惚,最后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频率不快,也无呼吸困难感,呼气有烂苹果味。脱水程度不一,双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脉快,血压低或偏低,舌干程度是脱水程度估计的重要而敏感的体征;此外,尚有诱因本身的症候群,如感染、心脑血管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过高血糖多为16.7~33.3mmol/L,有时可达55mmol/L以上。酮体血酮体>4mmol/L。尿酮体阳性。血浆CO2结合力降低30容积,或90%以下,血浆pH<7.35血气分析标准碳酸氢、缓冲碱低于正常,碱剩余负值增大,阴离子隙>16

 【治疗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一)补液:对重症DKA尤为重要,不但有利于脱水的纠正,且有助于血糖的下降和酮体的消除。

 (二)胰岛素治疗:小剂量胰岛素疗法,血中浓度可达120μU /ml,该浓度即可对酮体生成产生最大的抑制效应,并能有效的降低血。用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糖若血糖不降或下降不明显,尤其是合并感染或原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三)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治疗过程中定时检测血钾和尿量,调整补钾量和速度。病情恢复后仍应继续口服钾盐数天。

 (四)对症治疗:针对感染、心衰、心律失常等的治疗。

 【疾病预防1.糖尿病治疗要合理,防治血糖骤升。速降的变化,维持血糖在11.20mmol/L以下。2.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有规律,防止暴饮暴食,按糖尿病饮食标准控制好饮食。3.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绪过分激动。4.防止各种感染,保持体力,避免疲劳。5.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体育活动。

   【疾病护理良好的护理是抢救DKA的重要环节。应按时清洁口腔、皮肤,预防压疮和继发性感染。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生命体征、出入水量等。监测血糖,复查酮体、肌酐、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等。

 

 

关键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科室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