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防治知识


1.高血压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高血压通常无症状,定期检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血压水平,早期发现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均≥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者,可确诊为高血压。

健康行为:

(1)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

(2)35岁以上成人提倡每年第一次去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

(3)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每六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4)测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取坐位,保持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束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表(X)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和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2.哪些人群易患高血压

 

 

 

(1)年龄≥55岁。

(2)超重或肥胖或中心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

(3)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患高血压)。

(4)长期吸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

(5)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

(6)长期高盐饮食。

 3.如何预防高血压

(1)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控制食盐摄入量。

(2)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4)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

(5)适量运动。

(6)戒烟限酒。

(7)减轻体重。

(8)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健康小贴士:

改变生活方式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如:

肥胖者体重减轻10千克,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

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6mmHg和3mmHg;

膳食限盐(食盐<6克),收缩压可下降2~8mmHg;

规律运动和限制吸烟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

 4.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家庭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可以提供特殊时间的血压水平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应坚持家庭自测血压。

健康行为:

(1)尽量选择经过专业认证合格的便于操作的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2)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喝茶、酒、咖啡等。

(3)测量时采取平卧位或坐位,上肢、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同一水平。

(4)每次测量两遍,取平均值。如果血压太高或者太低,休息5分钟后,再测一次,结果未变的话,请及时就医。

(5)每周测2—3天。

(6)可以自备一个记录本,将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进行记录。

(7)记住哦!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测量。

 

 

温馨提示: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浓缩,人们在熟睡的时候或者安静的时候容易产生血栓,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在清晨时中风,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适当进点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健康十分有益。

关键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科室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