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Department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改变,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分为外伤性脊髓损伤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和躯干的全部或部分瘫痪称截瘫,颈脊髓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
一、康复工作内容
脊髓损伤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抢救患者生命,预防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应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残存的功能,最大限度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理、创造性的生活。其康复治疗手段有入院前处理与院后急救、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呼吸保障。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借助轮椅独立或步行。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肌力训练、肌肉牵张训练、坐位及平衡训练、体位转移训练、轮椅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
二、康复护理措施
(一)配合抢救
配合医生现场抢救时,必须持续固定脊柱,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窒息。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尽早开始治疗
应争取在6小时内开始治疗,如局部冷冻、脊髓减压、高压氧、激素及其他药物的运用等,以减少继发性损害,从而有利于脊髓损伤后患者的康复。
(三)体位处理
为防止挛缩畸形,患者宜卧于有垫褥的硬板床上。身体要保持正确位置。要鼓励病人多采取俯卧位,逐渐增加俯卧时间,直到能在俯卧位睡眠,还不仅能防止和矫治下肢屈屈挛缩,亦有助于预防褥疮发生和促进膀胱的排空。对痉挛较明显的患者,还要在卧床或长时间坐位时经常用枕头、软垫等将两膝适当分开。
(四)皮肤护理
必须经常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已坐轮椅者要经常自己撑起身体。对有皮肤障碍者,尤其要注意预防褥疮,要经常视皮肤有无变红破坏。
(五)被动运动
在主动运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前,必须经常给患肢各关节作全范围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动度和牵伸软组织。伤后早期开始每日一次作被动运动,能防止下肢浮肿的发生或使其迅速消散。后期痉挛严重者,通过反复的被动运动可以降低肌能力,以便于接着进行功能运动。已形成异生骨者,被动运动更是保存动度所必需,否则静止会加快动度丧失。当下肢恢复部分肌力时,仍须进行被动运动,但要先将关节主动活动至最大可能范围。然后再被动活动至全范围。
(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积极预防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七)中医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常用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疗法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八)心理护理
积极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使患者及家人积极面对康复训练中的各种问题。
(九)饮食护理
脊髓损伤后,特别是外伤性截瘫患者,消化系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上消极情绪,患者往往食欲不振,同时创伤后体内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和脂肪消耗量大。故应尽快补充营养物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卧床早期,为避免腹胀,应适当限制饮食,2~3周后代谢趋于正常,可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以防因卧床引起的便秘。
四、康复教育
1、将自我护理知识和技巧教给患者,以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水平。如使用轮椅的技巧、体位转移技巧、皮肤护理、二便护理等。
2、饮食应给予足够热量的多纤维食物,及时补充训练时机体消耗的能量;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多食酸性食物,多饮水;少食高脂肪和碱性食物;防止长骨脱钙和尿路结石形成。3、对于需靠轮椅生活的患者,应指导患者或家属对家庭环境设施进行改造。如门槛和台阶改为斜坡,在坐便器两侧或上方安上扶手;同时走道需有良好的灯光照明;地面需铺设防滑地板;门和走道需有足够轮椅转移的空间。
3、为使患者在出院后能适应生活,要帮助患者接受现实,寻求新的生活和工作,正确对待社会地位变化后的心理。指导家属正确看待患者做具体事情时的种种要求和患者出现各种生活问题的处理方法。
4、定期随诊,注意全身情况,如有并发症尽早治疗,防止意外。
关键字
| 科室医师
快接入口
关注我们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成立于2010年,是保定市一家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的二级专科医院。是河北省内规模较大的专科康复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手机二维码
Copyright ©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