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大学-落地山东青岛


    2019年6月11日,康复大学(筹)落地山东揭牌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女士共同为康复大学(筹)揭牌。

    2015年,中国残联提出建设康复大学,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康复大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4个国家级发展规划。中国残联大力推动康复大学建设,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康复大学建设进行研究和筹划,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为康复大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教育部正式批复支持筹建康复大学。康复大学由山东省主办,驻地青岛市。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大学建设,将其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青岛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实力雄厚,医养资源丰富,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具备高起点建设康复大学的基础。

    康复大学建设是新时代的创新行动,担负着为“健康中国”战略服务的光荣使命。康复大学建设将以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标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建成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身体康复了,生活才有希望。康复大学根植于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沃土,承载着残疾人和家庭的期盼,希望康复大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中国残联将继续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努力,建设好康复大学,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康复大学落户青岛会带来怎样的发展??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所康复大学,加快推进康复高等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

    在2018年山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健康山东”的战略目标。

    这些政策都给山东康复行业带来了大利好,康复教育、康复人才、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器具、康复设备等,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康复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康复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康复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需要康复治疗师30万,但实际只有3万多人,缺口巨大。为补足康复人才短板,医院、社会、教育乃至整个康复行业都将目光转向了康复人才的培养。据了解,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设立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康复治疗师的学历较之以往最高学历的本科学历而言,有了质的飞跃,为康复行业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端人才;2017年底,从中国康复医学会了解到,目前全国开展康复治疗专业的高校有267所

    正因为如此,建设“中国康复大学”,不仅是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向现代化医疗康复服务转变,更是中国现代医疗体系和健康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对于落地城市青岛而言,康复大学的建设运营,势必将带来国内外优质康复教育和相关人才资源的集聚。

未来,拥有“中国康复大学”的青岛,令人期待。

 

关键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科室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