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Department
秋季晨练这7个误区要避开,小心越练越伤身!
一天之计在于晨!入秋之后,不少老年朋友想趁着早晨凉爽的天气强身健体。晨练是好事儿,但也得讲方法。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晨练中的风险,若不小心做错,不仅越练病越多,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晨练时都有哪些误区需要我们注意呢?
晨练时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起床越早越好
大部分的老年人晨练都会选择在六点左右,老年人晨练如果起得太早,这个时候人体生物钟还没有调好,反而容易造成生物钟损伤,非常不提倡。老年人晨练赶迟不赶早,应等到太阳升起半小时后再外出晨练。
误区二:天不亮就到树林里锻炼
在一些公园、城市绿化广场或住宅小区花园,经常会有许多老年人天尚未亮时就赶到树下锻炼,其实这是不对的。绿色植物在一天中可发生两种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初中学过生物的都知道,呼吸作用一般是在晚上太阳落下进行的,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而光合作用相反,必须要有光照进行,吸进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年朋友进树林或在树下锻炼才是有益的。
误区三:空腹晨练
在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如果不吃点早餐就进行锻炼,我们的肚子早已经饿了,机体热量不足,再加上体力的消耗,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严重的朋友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有些心脏原来就有毛病的老年朋友会突然摔倒甚至猝死。因此,建议在晨练之前先少量进食,比如牛奶(豆浆)、面包(饼干)之类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空腹锻炼。如果胃部常有不适,晨练之前适量进食,也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
误区四:整天忙家务 没有必要再锻炼
虽然做家务有不少是体力劳动,如搬东西、拖地等,但任何一种体力劳动都是仅局限于某些组织和器官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不考虑对人体作用是否全面和合理,比如我们经常站立,容易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等。相比之下,体育运动则能够使身体各部位、各种主要肌群、各大关节都得到充分活动,心、肺、肾等脏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锻炼,从而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建议除了做家务以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克服做家务的体力劳动给身体带来的局限性。
误区五:屏气锻炼有利提高呼吸功能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泡弹性会减低,人体呼吸的力量会逐渐减弱。而如果在这种时候在锻炼的时候屏气,反而容易损坏呼吸肌和导致肺泡破裂而发生支气管咯血等现象。
误区六:晨练后适宜睡“回笼觉”
有些老人晨练后习惯睡个“回笼觉”,其实这对健康有害无益。据《生命时报》报道,晨练过程中人体肌肉、关节、骨骼活动加速,为了让器官及时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加速泵血,血液循环随之变快。因此,老人如果运动后上床休息会造成几个后果:当老人从运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静脉血管失去律动,血液就滞留在下肢静脉血管,回心血量减少,易造成心、脑、肺等缺血缺氧,对心肺功能恢复不利;运动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淤积于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易让人四肢酸痛、精神恍惚;“回笼觉”让老人生物钟混乱,影响晚间睡眠,白天更易困乏,形成恶性循环。
误区七:每天都要去晨练
不要天天都练。晨练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要为了锻炼而去锻炼。如果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例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一些疾病正处于急性期或者发病期,就应该避免进行晨练,前一天睡眠状况不好的人,建议暂停晨练。
关键字
| 科室医师
快接入口
关注我们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成立于2010年,是保定市一家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的二级专科医院。是河北省内规模较大的专科康复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手机二维码
Copyright ©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