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别忽视,心梗发作前的危险信号一定要重视!


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疑因心梗发作去世。

提到心梗,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老年人,但如今心梗的发病人群实际上越来越年轻化。我们常常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总觉得疾病离我们很遥远,但意外总是那么的猝不及防。

关于心梗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的本质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也就是大家说的血管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在某种因素刺激下就会发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为什么心梗会缠上年轻人?

年轻人心肌需氧量较大,一旦发生心梗,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多无先兆不适、早期猝死率较高。心梗的早期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关,包括压力增大、体力劳动减少、饮食及环境污染等。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如何判断心梗发作?

心梗最典型的表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同时伴有发热、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

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持续大于15分钟以上,要高度怀疑急性心梗。

此外,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胸背、肩颈、胳膊疼、胃疼、牙疼。

其中胸痛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学会识别“要命的胸痛”,甚至能够提前一两天就预知到心梗的发生。那么哪种胸痛离心梗更近呢?

1、爬楼梯感觉到胸痛

普通人爬三层以上的楼梯才会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但心梗患者稍微爬点楼梯就会有这些不适感,并且容易有胸痛。

2、第一次胸痛

即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脏病等患者,发生第一次胸痛是非常危险的,这往往是心绞痛的征兆。第一次胸痛发生后的一周内都是危险期。

3、安静时的胸痛

如果在安静时或睡眠中途出现了明显的胸痛,则有可能是血管狭窄急剧加重,也有可能是急性血管内膜破损出血,有脂质物质释放形成了血栓,恐怕离梗塞不远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4、不断加重的胸痛

指的是胸痛发作的频率和疼痛程度都越来越严重,这很可能意味着病情加重,即使过后能自行缓解,其危险程度也是一次比一次高的。

5、出汗的胸痛

如果胸痛伴随出现了胸闷、嗓子发紧、出冷汗等症状,要特别小心。全身或者额头出冷汗都有可能和急性心梗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心梗前兆的疼痛可能是闷痛、钝痛、放射性疼痛,而其他不影响日常活动和聊天的疼痛,多半与心梗无关。

男女心梗风险不同

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下的中青年中,男女患上心梗的主要风险因素不同。

男性心梗患者特点:血脂异常和吸烟。

临床上,60岁以下心梗男性患者大多为吸烟人群,合并血脂异常,这些人多数生活习惯不良,除了大量吸烟、饮食油荤无禁忌,往往还有久坐不动、熬夜缺觉的坏习惯。

女性心梗患者特点:糖尿病、高血压、肥胖。

由于60岁之前患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女性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人群中,这就使得60岁以下中青年心梗患者以男性为主。

不过,60岁以下的女性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肥胖,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要比同样情况的男性高出许多。

小于60岁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再合并肥胖,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无论女性的糖尿病、高血压与肥胖,还是男性的吸烟与高血脂,都是可控制、可治疗的风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也能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更多康复咨询请订阅《保定泰和康复医院》微信公众号,详情请联系在线客

服!

承担社会职责

始终秉承

专业的医疗技术

优质的服务

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康复一个患者

幸福一个家庭

关键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科室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