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生活不能自理?那你究竟错过了什么?


    脑卒中又被称为脑中风,已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病因。通常在脑卒中急性期家属及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病情平稳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言语不能、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活动不利,甚者一侧肢体完全瘫痪,给患者本人及家庭成员带来很大痛苦,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训练逐渐恢复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脑卒中后的患者多数会留下后遗症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其中偏瘫、吞咽苦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是最常见的,不少人对其康复治疗的印象仅仅局限于“动手动脚”、“做做理疗”,一些误区就导致中风后的患者丧失了很多恢复健康的机会。下面来看看脑卒中康复误区:


1、脑卒中偏瘫没必要做康复治疗。很多家属对康复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中风后的患者没有做过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不仅仅是要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还减轻中风后患者所受打击的精神压力和认知障碍。


2、患者康复治疗久不进行。不少中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待病人从神经科出院之后才开始进行。以至于患者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不要因为这种观点而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

3、康复治疗很简单,在家即可做。这种是错误的想法,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步步训练,才能让患者早日重获健康。

4、康复训练强度越大,恢复越快。脑卒中后的康复训练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减少并发症上。一般来说,半身瘫痪的病人进行康复时,应优先考虑下肢(下肢决定了活动的范围)。在中风半年后,康复重点则应该放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上,以使患者尽可能适应新的生活。

5、只重视身体,不在乎患者情绪。脑卒中对于患者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临床上经常有患者由此变得抑郁,在康复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考虑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还要重复考虑患者的心理和认知上的问题。

    保定泰和康复医院李香蕊院长介绍,患者在经过神经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高压氧舱等治疗方法康复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科室医师